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产品改造说明,2017年6月5日凌晨1时左右,某公司储运部装卸区的一辆液化石油气运输罐车在卸车作业过程中发生液化气泄漏,引起重大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468万元。
从事故视频中可以看到,引发爆炸的一泄漏点在槽罐车卸装工位的“卸车金属管道万向连接管”即“万向充装管道系统”,学名“鹤管”,也称“流体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
目前,在化工系统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代替充装软管较为广泛,并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很多企业为了进一步加快装卸作业的进度,对流体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鹤管)加装了快装接头。由于流体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未纳入特种设备目录管理,因此产生的部分安全隐患未引起重视。笔者在分析了快装接头的工作原理后,提出了如何加强监管的建议。
化工行业广泛采用
鹤管是石化行业流体装卸过程中的用设备,又称“流体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它采用旋转接头与刚性管道及弯头连接起来,是实现火车、汽车槽车与栈桥储运管线之间传输液体介质的活动设备,用以取代软管连接,产品按照GB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设计。
鹤管根据使用对象可分为:汽车装卸鹤管、火车装卸鹤管、飞机装卸鹤管和桶装鹤管等,铁路、公路装卸鹤管主要用于铁路油槽车和公路油罐汽车的装卸流体作业。从装卸型式上可分为:上方装卸和下方装卸,可输送介质有原油、汽油、柴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也可输送浓硫酸、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溶融硫磺、沥青、二硫化碳等化工产品。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中指出:在危险化学品槽车充装环节,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代替充装软管,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
2010年11月,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工信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中指出:在危险化学品槽车充装环节,推广使用金属万向管道系统代替充装软管,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
2013年6月,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住建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76号),其中20条更是明确规定: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液氯和液氨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应设计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充装设备管道的静电接地、装卸软管及仪表和安全附件应配备齐全。
因此,近年来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鹤管)已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及其他行业收发各类液体原料。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鹤管)主要由固定、回转、操作、平衡等机构和油管组成。其中回转机构(回转接头)旋转灵活、密封性能可靠、经久耐用。平衡系统能以很小的力进行操作。
流体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鹤管)及快装接头的优点
鹤管(流体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因为操作较为方便,重量较轻,密封性较好,所以获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与鹤管(流体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装卸相比,传统的软管连接装卸方式存在以下的主要缺点。
其一,装卸软管安装时,来回移动,与地面产生磨擦,容易损坏,产生渗漏,存在安全隐患。
其二,装卸软管接头与车辆拆卸时,软管内有少量的残液散落,存在安全隐患(以液化石油气为例,每次拆卸时,大约1kg轻烃无法处理)。
其三,装卸作业时,来回安装与拆卸软管比较费力。部分露天作业的单位由于需要防盗,每次装车完成后,必须将软管锁进锁盒,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由于装车软管较沉重,装车与拆卸时,若员工不慎导致其坠落,不但容易出现人身安全事故,而且易导致装车头部连接件的损坏,增加成本。
其四,部分高原地区的装卸采用高压胶管,并用铜质连接头与罐车连接,由于冬季气温极低,在每次装车前,必须将胶管内充入轻烃提温,使胶管软化才可以弯曲。由于冬夏冷热交替,软管表面容易出现裂纹,存在安全隐患。
但为了加快装卸作业,很多单位在流体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鹤管)的气液相接口处改装了快装接头。快装接头一般分气相管和液相管,通过快装阴接头实现与槽车罐口连接。
快装接头的优点包括:一是连接方便、快捷。阴阳两部分接头采用直接卡套式对接,只要推动一下外壳即可将阴阳接头紧紧地锁在一起,因此干断接头(干断是一种连接方式)与罐车连接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操作轻便、灵活。只需驱动手柄压缩阳接头上的弹簧即可同时打开阴阳接头,关闭时借用阳接头弹簧的作用力,压缩阴接头上的弹簧即可,因此操作力比较小。
但是,快装接头在装卸车结束后,若无吹扫功能,快装接头部位易存在残留介质,产生安全隐患。
采用快装接头后的安全隐患及建议
采用快装接头后,液体流速加快,这其中的安全问题值得商榷。槽罐车在装车时,液相管进口管径通常为DN50,充满60m3的液化石油气槽车需要40min,按照相关公式可计算出,装车流速达5.4m/s。据悉在加装了快装接头后,很多液化石油气装车时的流速可到7~8m/s,甚至更高。
但在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和GB50253—201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液化石油气管道中的大流速不超过3m/s。GB13348—2009《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对于电导率低于50pS/m的液体石油产品,在注入口未浸没前,初始流速不应大于lm/s,当注入口浸没200mm后,可逐步提高流速,但大流速不应超过7m/s。如采用其他有效防静电措施,可不受上述限制。”因此,笔者建议在无法确保流速可控的前提下,不采用快装接头。
2000年,原国家质监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环氧乙烷储运容器安全管理的通知》(质技监锅[2000]95号)明确要求:环氧乙烷槽车物料装卸应采用上装上卸方式,装卸管道应为不锈钢金属波纹软管,不得采用带橡胶密封圈的快速连接接头。
2018年5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局下发了关于征求《压力管道安全监察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在“关于元件组合装置的定义和典型产品”次明确:“元件组合装置”品种是指将压力管道管子、压力管道管件、压力管道阀门、压力管道法兰、补偿器等压力管道元件组焊或组装以后使其具备某种功能的装置,其中的压力管道元件公称直径应大于等于50mm。常见的元件组合装置包括了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并提出了“元件组合装置中的压力管道元件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取得相应的制造许可”的要求。《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意味着未来要对“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进行监管,要求其取得“制造许可”;也有可能纳入特种设备的目录加强监管。
重要的是,应强化使用单位对流体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鹤管,含快装接头)使用和维护环节的主体责任意识。广泛在用的流体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鹤管)往往不具备紧急脱离功能和截流保护功能,在装卸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操作失误,在槽罐车还未与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分离的情况下,车辆驶离工作区,或因其他意外情况,槽罐车无法迅速驶离的情况下,会造成重大事故。使用单位应明确现场作业的岗位职责,确保流体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鹤管)操作时应在每次装卸车过程中,检查各旋转接头是否泄漏,如有泄漏,应及时更换主密封圈。定期(建议每月)检查一次紧固件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紧固。定期(建议每半年)对流体装卸鹤管(流体装卸臂)的外观进行检查,对表面生锈或油漆有损伤的地方进行修补。